100年前,當時的人們根本無法想象到如今繁榮的互聯網會給人類的社會經濟生活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分析現在是為了更好地預測未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當前中國農業正處在曆史變革的進程中,新模式、新技術的應用已經產生或是正在醞釀,雖然它們仍然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1.多種多樣的育種方式
隨著基因組測序等多種技術實現突破, 基因組學、表型組學等多門"組學"及生物信息學得到迅猛發展, 作物育種理論和技術也發生了重大變革。以分子標記育種、轉基因育種、分子設計育種為代表的現代作物分子育種技術逐漸成為了全世界作物育種的主流。
現代育種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的係統選育,到後來的雜交育種、雜交優勢育種、誘變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轉基因育種等。從20世紀60年代起,我國進入了現代多樣化育種階段,方法的創新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現在基本形成了以雜交育種方法為主,多種育種方法並存的局麵。
轉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它與常規雜交育種有相似之處。雜交是將整條的基因鏈(染色體)轉移,而基因轉移是選取最有用的***段基因轉移。因此,轉基因比雜交具有更高的選擇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一例因為轉基因導致的科學事件。
雜交方法符合生物進化規則,雜交能否形成與物種的親緣關係有關,在自然界動物大多都是以雜交方式繁殖後代,不是自體繁殖,這推動了生物界的進化。所以,中國基於安全的考慮基本上使用雜交。
育種的方法不光有轉基因和雜交兩種,還有***育種、離子束輻射誘變育種、遊離小孢子、脫毒快繁等生物技術育種方式。
2.微生物農業
2016年5月13日美國宣布啟動"國家微生物組計劃(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NMI)",美國***為此投入1.21億美元的***支持,比爾蓋茨***(BMGF)也為此設立1億美元的專項***,還有很多公益***和高校為此投入數百萬美元,總計在5億美元。微生物組研究已經成為國際新一輪科技***的"戰略高地"。
在農業領域,生物可以修複土壤,恢複土壤活力,減少重金屬汙染,而且不會產生二次汙染。微生物還可以淨化水質,清除空氣中有***體;在農作物生長方麵:微生物可以促進農作物吸收營養物質,促進農作物的生長,提高農作物的免疫力。這些都不會像化學藥劑和激素那樣汙染環境和農產品。在除草和殺蟲方麵:微生物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都可以有效的除草、殺蟲殺菌,而且不會對害蟲的天敵產生威脅,不汙染環境和農作物。在養殖業方麵:微生物發酵可以把很多農業廢料變成家畜的飼料,比如秸稈就經微生物發酵變成優質飼料,此技術改變了畜牧業耗糧的特征。在有機肥方麵:微生物有機肥是有機肥的一大進步,比化肥、精致有機肥、農家肥等有著諸多優點。
在農業領域,微生物的研究雖然還處在單體微生物的研究階段,僅僅在這個階段的研究成果已經在農業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
3.生物防治技術
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控製病、蟲、草等對農作物的危害,是提高農作物品質、減少環境汙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一大批活菌製劑、抗生素製劑、毒蛋白晶體製劑將陸續投放市場。同時,還有一些單位在從事植物類農藥的研究,篩選出許多防病治蟲的有效成分,將成為生物農藥家族的新成員。另外,以***害蟲代謝、神經係統來殺滅害蟲的無毒信息素類農藥研究,也已取得較大進展。
4.智能節水灌溉
在水資源匱乏的中國,農業用水約占全國用水總量的62%,部分地區高達90%以上,農業為我國***用水大戶。所以大力發展農業智能高效節水灌溉,自然就成為我國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選擇。主要包括農田太陽能節水灌溉係統、泵房自動化控製係統、農田自動化施肥噴藥係統、氣象監測係統、GIS地圖信息化管理係統等的智能節水灌溉係統可根據地區、季節和植物生長周期,進行自動灌溉,使灌溉水利用係數由原來的40%提高到85%以上,同時節約傳統灌溉的人力支出。係統結合現代水利灌溉、現代農業科技、物聯網、雲平台、大數據等關鍵技術,建立適合不同類型灌區的節水集成模式。
5.農作物化控技術
使用特殊的化學物質調整改善植物的代謝***,人為調控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進程,可達到獲得更高產量和優良品質的目的。各類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化控技術的物化產品。近年來,化控技術迅速發展,各種目的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廣泛應用於果樹、蔬菜和小麥、水稻等大田作物,如壯豐安、噴施寶、芸薹素等,解決了許多諸如小麥倒伏、蘋果大小年等農業技術難題。
6.精準農業
即全球定位係統、農田信息采集係統、農田遙感監測係統、農田地理信息係統、農業專家係統、智能化農機具係統、環境監測係統、係統集成、網絡化管理係統和培訓係統。
其核心是建立一個完善的農田地理信息係統(GIS),可以說是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全麵結合的一種新型農業。精準農業並不過分強調高產,而主要強調效益。它將農業帶入數字和信息時代,是21世紀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精準農業係統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複雜係統,是實現農業低耗、高效、優質、安全的重要途徑。需要運用大量物聯網的技術,這方麵硬件已經非常的成熟,在軟件方麵隻有核心的軟件還沒有做到。目前在部分農場已經有了相關的應用。
7.智慧農業生態係統
雲農場的概念是在精準農業的基礎上,把其他要素融合到農場中,打造的一個完整的農場生態係統。
雲農場利用"互聯網+"串起農業現代化的鏈條,將信息、農技、***、物流等先進生產要素滲透到農資流通、農產品交易、農技服務、農業***與保險、農村物流等各環節,將互聯網的所有屬性及功能與整個農業生態體係的環節進行全過程的、全要素的、全麵的融合,開創了"互聯網+農業綜合服務"產業新模式。
雲農場對農業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互聯網+下的農業電商,不是簡單把農資和農產品搬到網上售賣,而應該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從農民增收得利到行業持續發展,綜合考慮互聯網對農業產業鏈的創新和完善。
8.基於大數據的溯源係統
基於大數據的溯源係統可以實現食物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追蹤,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浪費和提***。由於全球供應鏈的延長,追蹤和監督農產品變得越來越重要。大數據正在被用來改善各個環節,比如倉庫和零售店的庫存水平,以及作為食品在整個供應鏈中"血統記錄"的食品溫度。食品生產商和運輸者使用傳感器技術、掃描設備和分析工具來監控收集供應鏈的相關數據。溫度和濕度通過帶有GPS功能的傳感器進行監控,在配送途中需要采取糾正措施時,警報就會響起。如果發生問題或召回,零售商處的銷售點掃描讓他們可以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動,哪怕產品已經售出。
大數據還可以幫助農民來決策種植什麽,何時和如何種植,使用哪種作物投入品來***地提高收成和效益。有時候農民增收了,但是去出現穀賤傷農的事情,究其根本就是供大於求的原因。而大數據可以提前預測這種風險。
9.城市和農村都可發展的創意農場
種植一定要有田嗎?家裏和辦公室裏難道不可以做蔬菜等經濟作物嗎?
未來的種植,特別是蔬菜和香料的種植,很可能在城市的室內種植。垂直農業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迪克遜.德斯帕米爾提出,在新加坡得到大規模的實踐,現在的垂直農場分為兩種,一種是特別在赤道附近的地區有充分利用陽光,讓植物通過無土種植和營養液生長。另外就是利用LED等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其生長速度是要快兩倍,但有研究表明其實無須LED燈,或者垂直農場節省出的土地當作作太陽能電池農場,出售電力創造收入,為***者創造額外價值。
這種城市農場不光是為了生產農產品,而且可以美化環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在農村發展綠色環保的以休閑旅遊度假為主題的休閑農場。並且科研根據農場自己的特色發展不同的旅遊項目。在休閑的同時也對農村和農業的文化進行普及和教育。每一個農場都非常有創意,也被稱為"創意農業"。
10.回歸傳統的有機農場
農園不僅不用農藥,也不用生物農藥。黄网站app2020采用的不僅僅是有機農耕,而是自然農耕,強調順應自然規律。農園杜絕使用任何化肥包括商品有機肥,農園的肥料是羊糞、鴨糞和蚯蚓糞用作基肥。結合采用輪作辦法節省肥料施用,減少有機肥的使用量。讓牛、鳥、蟲這些原本在傳統農耕中全部回歸,摒棄絕大多數現代科技成果。耕作方式完全是純手工。
這種有機農場生產出來的農作物***的特點就是保持了植物的原貌。未來***的利用不僅僅是高端的有機食品,還有中藥領域,這樣種出來的藥材的功效會更顯著。